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 学校发展 >

学校发展

“五道杠少年”引成才热议 高分高能正渐成主流

发布时间:2011-05-05 13:53:00   来源:晨报   

两三岁开始看新闻联播,七岁开始坚持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只关注学习和国家大事,从不玩网络游戏,武汉“五道杠少年”一夜成名!这个13岁少 年完美到近乎不真实的生活迅速引发了众人对青少年教育问题的思考。有人不禁问出了这样的问题——儿时的模范生、尖子生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力?网友们以大量 曾经的“两道杠”“三道杠”们的近况,试图证明进入社会后发展得好不好跟儿时曾经的优秀没有必然联系。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认为,网友探讨的应 该是高分低能现象,这种情况确有存在,但根据比较研究,近年来随着教育的发展,尖子生中高分高能的学生正逐渐成为主流。

[网络热帖]

曾经的班长如今端盘子

“以前的中队长,大队长现在都混得如何?”近日突然走红的“五道杠少年”——少先队武汉市副总队长黄艺博勾起了不少人对儿时班干部发展前途的热议。

儿 时成绩好以后未必有发展,大部分网友持这样的观点。网友们认为,大多70后、80后的“两道杠(中队长)”“三道杠(大队长)”都是班级前几名的尖子生, 有人晒出最极端的例子是以前的班长现在居然在端盘子,尽管该网友说班长是在高级餐厅里做服务生,接待群体相对高端,但是她感觉这样的工作尽管工资不低,但 发展空间有限。

当然,认为尖子生较之普通学生更有发展前途的人也有,网友“florasang”说自己的同学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 范本——初中时的团支书考上了二医大;高中的班长在某权威英文媒体做编辑,往返各国做空中飞人;高中的团支书北大博士毕业,留校任教;本科的班长,现已做 到某报社的主任;本科的团支书在某电视台做编导……曾经的尖子生如今依然个个都是社会精英。

网友晒出的例子确实不少,但无论那些 曾经的“两道杠”“三道杠”近况如何,却无人能说清这近况与曾经的优秀有什么联系。网友“年月日”感慨:“回想一下,我们曾经在中学和大学里学到的东西, 到现在有多少是用得到的。所以说,什么两杠三杠的都是浮云,学会做人才能真正受用终身哦!”

[校园追踪]

第十名更具发展潜力

就在这场有关“儿时的尖子生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力”的探讨似乎陷入了僵持时,有人提到了早在十年前杭州老师周武就专门研究过这一问题,并得出“第十名现象”作解释。

周武是一名小学教师,他发现不少当年在校毫不起眼的学生进入社会后出乎意料地较有成就,而老师、家长曾引以为自豪的一些佼佼者却在生活工作中流于平庸甚至力 不从心。他随后用十年时间研究了150名学生,发现成年后相对出色的大多是小学班级里成绩排名第十、第二十名前后的孩子。因此他总结得出在班级学习成绩排 名十名左右的学生更具发展潜力的结论。“第十名现象”这一观点得到了不少网友的支持。网友认为,一刀切地断言尖子生必然以后有或无发展潜力都不科学,“第 十名现象”给出了一个思考该问题的新鲜视角。徘徊在十名左右的学生并不算尖子生,但显然是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他们没有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追求名次上,因 此有精力去拓展课外知识、培养个人兴趣、进行体育锻炼等,也就是说他们的综合素质更高,因此比一味只会读书的学生更有发展潜力。

[发展趋势]

尖子生高分高能成主流
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肯定了“第十名现象”的存在,他表示“第十名现象”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的教育在综合素质方面做得 不够完善,有一批尖子生确实出现了高分低能。相比之下,倒是那些并没有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既有聪明的脑子能读得进书、又掌握丰富课外知识和兴趣的学 生综合素质更佳,更具发展潜力。”

不过,杨雄所长告诉记者,根据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以及国内多个研究机构的比较研究,近年来 随着素质教育的完善,尖子生中高分低能者的比例正逐年下降,高分高能正成为尖子生中的主流。而如今中队长、大队长或者班长、团支书等学校职务也更具开放性 和创造性,担任这些职务的学生不再是简单的口令执行者,而是富有个性的创造者,很多时候他们需要设计创意活动并决策。此外,担任学校职务可锻炼他们的组织 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帮他们积累人脉资本。

上一篇:民办中小学现"阴阳课表" 行为将受严惩
下一篇:营养不足 农村学校出现“第四节课”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