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师教育 >

教师教育

李镇西——青春30年

发布时间:2012-05-05 14:50:00   来源:   
2012年,适逢李镇西从教30周年。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李镇西教育思想,探索优秀班主任的成长途径和方式,班主任杂志社、北京市教育学会班主任工作研究会、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近日在北京举办“探索优秀班主任成长途径和方式——李镇西从教30年教育思想研讨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小蔓,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耿申,班主任杂志社社长赵福江,以及来自全国13个省市的班主任代表共500人参加了本次大会。此次会议分别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深度挖掘李镇西教育思想的重要内涵,通过与会学者、校长、一线班主任的广泛交流,探索了李镇西从班主任到教育家的成长历程。
 
与心同行
  □ 朱永新
  今天这个日子具有特别的意义。30年前,包括李镇西在内的77、78届大学生,毕业以后,正式走进了大中小学的校园,开始了他们的教师生涯。我今年也是从教30周年。所以,我把今天的座谈会看作为我们那一代人开的一个从教30年的座谈会,视为对那个时代的敬意和怀念。
  那么,李镇西的意义在哪儿呢?或者说,希望从李镇西身上得到什么启示呢?我个人认为,这就是李镇西的童心、爱心和用心。
  首先看他的童心。我们知道,李镇西在“教育在线”的标签,是一个光着屁股不断扭的小孩子。他美其名曰:这是没有污染的童心!他甚至理直气壮地宣称:我不愿长大!因为他不愿长大,他始终和他的学生们在一起玩耍,把自己视为他们的一分子。因为他不愿长大,他始终童言无忌。也因为他不愿长大,他始终不善伪装,争论时往往会搞得脸红脖子粗,开心时又往往拥抱加亲吻。
  李镇西曾经写过一篇《保持童心》的文章。他认为,童心就是儿童的天真纯朴之心。人不可能永远处于儿童时代,但却可以永远拥有一颗童心。因为儿童的纯真与善良,在一个人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来。他写道——
  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人民的善良之心。我小学时曾扶盲人过街,替迷路幼儿找妈妈,我愿意把这可贵的善良之心随着我年龄的增长而扩展、升华为对集体、对国家、对民族的爱,并把这种爱体现在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体现于我对每一位网友的爱。
  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邪恶的正直之心。儿童的眼睛是容不下一粒沙子的,儿童的嘴巴是很难说一句假话的。童话《皇帝的新衣》中,不正是一个小孩首先说出皇帝什么也没穿吗?面对“四人帮”的谣言,张志新同志坚持真理,敢于直言。有人说她“傻”,我却认为她拥有童心!
  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事业的创造之心。儿童对一切都感到新奇,什么都想试试。科学家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永远对这个世界保持着孩童般好奇、探寻的眼光,而不断开拓、进取。这也是一种童心。
  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之心。儿童对生活总是充满憧憬、幻想、拥有童心的人总是对生活保持着激情与乐观。有的人年纪轻轻,便对生活缺乏信心,而有的人虽已退休,却仍创造着生活的乐趣,正所谓“越活越年轻”。
  其次看他的爱心。李镇西的成名代表作是《爱心与教育》。他告诉我,经常有人问他:“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他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在李镇西的教育辞典里,童心与爱心是相辅相成的。他认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他说,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老师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老师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因此,李镇西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
  4月4日,我在博客上读到李镇西的一篇文章《歌声超越30年》,讲的是今年清明节期间,他与乐山一中初84届1班聚会的故事。我是含着泪水读完的,参加聚会的每一个人,李镇西都能够亲切地叫出他们的名字,讲出他们当年的故事,其中许多名字,在《爱心与教育》中曾经读到过。30年前的“未来班”,是李镇西教育生涯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真是爱心,才铸就了这部名作。
  再看他的用心。李镇西的用心,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30年前孩子们的声音,他能够完整地保留着;谷建芬老师30年前的来信,他能够完整地收藏着。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写日记,记录着班上和学校发生的一切,李镇西写过很多书,如《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做最好的老师》等,其中大部分是在教育手记与工作日记的基础上整理出来的。
  我个人认为,李镇西的意义,在于他用童心、爱心、用心这“三心”,创造了教育的奇迹,也书写了自己生命的传奇。
  李镇西的意义,在于他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他的教室,与我们何其相似?他的学生,与我们的多么相同?为什么他能够做到,我们做不到?
  对于我自己来说,李镇西的意义,在于验证了韩愈的那句名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虽然他曾经做过我的学生,但是我一直把他作为自己的老师和弟兄。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应该是我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
  (作者系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教师的幸福在学生

 

□ 朱小蔓
  怎样的教师才算教育家?作出怎样的探索、经受怎样的磨砺,具有哪些不可缺少的品质方为教育家?这是我自己一直在思考,在观察,并不断自我求问的。借助这次较系统学习研究李镇西老师,我谈谈感想。
  李镇西的教师角色是多重的:学科教师、班主任、学校校长。但他一直喜欢做班主任,从1982年大学毕业做班主任,到2008年又一次当班主任。他把班主任工作当作练就教育“基本功”,实现教育理想,不敢、也不愿轻易放弃的阵地。正是坚持做班主任,使李镇西了解孩子的需要和状况,并以此为起点,向深入理解教育的真谛、探寻教育的奥秘进发,创造了中小学校班主任工作的丰富而典型的案例。他也正是从贴近教育的真实处敏锐发现现行教育的种种弊端及变革需求,批判不良教育,坚守自己的教育立场,从而做到身在小教室、心忧大教育,成为一位被称为“教育家”的教师。
  李镇西成长的奥秘是什么?针对时下的学校教育状况,我仅从两个角度谈点认识:
  首先,了解孩子,陪伴孩子成长,这是不变的教育永恒之道。但这样一个朴素的教育真理,常常被我们忘却、丢弃。李镇西则坚持与孩子在一起,他把学会与孩子打交道看作教师的天职。他表示自己要永远守住一颗朴素的教育心,这最让我心动,这也是他几十年教育生命蓬勃、一直活跃成长的重要源泉和奥秘。
  从教育的本源、教育活动原初的形态来分析,教育是因人的需要产生的,是为学习者成为人格健全的人而创造、设立的。因此,学生的需要,他们的“成人”、精神成长的需要应是教师工作的第一位优先事项。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师,需要什么样的班主任?孩子需要爱的呵护,才有安全、惬意感,这是他们作为自然生命成长的第一需要。孩子需要公平对待,需要被承认、被认可,无论来自教师的,还是同伴的,无论来自个人还是组织和群体的,才会有尊严、有舒展和自信,这是他们作为社会伦理人、法理人的需要。孩子需要自由创造的空间、合作学习的空间,才有善意的、愉快的竞争与进取;孩子需要知识和道德学习的引领,需要无限丰富的精神养料,才能成长成才成人,这是他们精神生命的需要。
  班主任岗位较有可能和条件满足上述条件,同时也极有可能破坏这些条件,从而对学生成长构成障碍、威胁和危机。我个人觉得,今天的中国教育特别需要认识和维护孩子第一、学生第一的基本教育立场。可贵的是,李镇西全方位满足学生需要,不仅用心思努力去做了,而且30年都坚持在做。
  其次,在现实中创造可能,致力于培养走向未来的人,这是教育家永恒的使命和行走之道。教育永远是追求理想的事业,教育永远是为未来培养人,教育永远是在不满现实、改造现实中前进。因此,一个有作为的教师永远是在突破困境、超越现实,它既包括指向外部世界,也包括指向自己。
  班主任工作是由教师直接管理的、微型的教育机构,教育大系统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需要直接面对。班主任的教育理想有希望在一个小环境中部分实现。李镇西带出的几个“未来班”就是他的心血创造。在班级的集体主义教育方面,在学生同辈的平行影响方面,在对学生自我教育潜能的重视和培养方面,李镇西不仅继承优秀教育传统,也大量学习借鉴苏霍姆林斯基及其他国外教育家民主、尊重、人道主义的教育思想,比较早地在班级推行教育的人文化、民主化管理。他组织公平的学习竞赛,创造大量机会,创设平等的人际关系,建立多元交流的友谊班级,他尝试用“法治”代替“人治”,让每一个人成为立法者等。
  正是在这样的创造性实践中,他已不再是传统德育思维下的模范班主任形象,他对带有浪漫玫瑰色彩的理想化德育,对说教式的、权威式的德育主动反思与摈弃,用更加贴近生活的、更具法治精神的内容、方法、制度使学校德育、班级德育、师生关系都有了更多新的现代形态。他用心建设的班集体生活走向具有公共生活要素的学校生活,走向帮助学生学会过共同生活的学校。集体生活、公共生活、共同生活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生活方式。学校中的班级生活是学生在家庭私人生活之外最密集、最重要的生活时间和居所。陶行知当年早说过,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当代青少年的社会生活环境是纷繁复杂的,但学生在班级里过什么样的生活,其中,集体教育的影响、公共生活的元素、共同生活中的价值观对中学生的型塑作用依然不能小视。
  李镇西是中小学较早探索班级文化建设的带头人之一。仔细研究他倾情和倾注理想的班级文化中,明显包含上述三种不尽相同的文化要素,明显地体现他对培养未来的人的理想,即热爱自己的祖国,能够参与建设未来法治国家与社会,有公共精神、能过公共生活,同时开放、包容、尊重,学会过共同生活、有个人美德和负责任的公民。他从班主任工作锻炼形成的平等、尊重的教育意识和民主精神支持他进一步关注教育公正、关怀平民子弟的受教育机会,从而有了他主动请求创办成都武侯实验中学,办平民教育的决心以及热忱向总理建言的勇气。他提出“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校训,他修订的教师誓词,他给全校老师那封“敢问路在何方”的公开信无不充分表达了他追随陶行知办“真教育”的信念,无不洋溢着他带领老师和学生推行新教育实验、走幸福教育之路的激情,无不充满着誓为未来培养健全人格、合格公民的现代教育家气概。
  李镇西特别崇拜乌克兰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我俩有幸一起出席苏氏90年诞辰纪念,一起考察帕夫雷什中学。他特别欣赏苏氏的一段话:“如果主要教育者只是教育别人怎样教育而不直接接触孩子,他就不再是一个教育者了。”所以,他总是提醒自己不要疏远教学而“行政化”起来。他提醒自己不能只想那些诸如“发展模式”、“社会品牌”、“打造名校”等大念头,而忽略了每天在校园里所见到的一个个具体的孩子。他的教育家成长之路完完全全根基于、得益于他的班主任工作,得益于永远和孩子在一起。
  30年,李镇西怀抱理想和激情在他可以有所作为的小环境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通向更好的教育的可能,归结起来,教育者的民主精神、人道主义情怀,直接接触学生与教师,一步一个脚印,扎实行走,不辱使命。它雄辩地证明,教师的道德成长、专业成长只能在职场,教师的幸福源泉在学生。这是总结李镇西老师成长经验再一次给我们的重要启发。
  (作者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
2012年,适逢李镇西从教30周年。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李镇西教育思想,探索优秀班主任的成长途径和方式,班主任杂志社、北京市教育学会班主任工作研究会、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近日在北京举办“探索优秀班主任成长途径和方式——李镇西从教30年教育思想研讨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小蔓,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耿申,班主任杂志社社长赵福江,以及来自全国13个省市的班主任代表共500人参加了本次大会。此次会议分别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深度挖掘李镇西教育思想的重要内涵,通过与会学者、校长、一线班主任的广泛交流,探索了李镇西从班主任到教育家的成长历程。
 
与心同行
  □ 朱永新
  今天这个日子具有特别的意义。30年前,包括李镇西在内的77、78届大学生,毕业以后,正式走进了大中小学的校园,开始了他们的教师生涯。我今年也是从教30周年。所以,我把今天的座谈会看作为我们那一代人开的一个从教30年的座谈会,视为对那个时代的敬意和怀念。
  那么,李镇西的意义在哪儿呢?或者说,希望从李镇西身上得到什么启示呢?我个人认为,这就是李镇西的童心、爱心和用心。
  首先看他的童心。我们知道,李镇西在“教育在线”的标签,是一个光着屁股不断扭的小孩子。他美其名曰:这是没有污染的童心!他甚至理直气壮地宣称:我不愿长大!因为他不愿长大,他始终和他的学生们在一起玩耍,把自己视为他们的一分子。因为他不愿长大,他始终童言无忌。也因为他不愿长大,他始终不善伪装,争论时往往会搞得脸红脖子粗,开心时又往往拥抱加亲吻。
  李镇西曾经写过一篇《保持童心》的文章。他认为,童心就是儿童的天真纯朴之心。人不可能永远处于儿童时代,但却可以永远拥有一颗童心。因为儿童的纯真与善良,在一个人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来。他写道——
  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人民的善良之心。我小学时曾扶盲人过街,替迷路幼儿找妈妈,我愿意把这可贵的善良之心随着我年龄的增长而扩展、升华为对集体、对国家、对民族的爱,并把这种爱体现在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体现于我对每一位网友的爱。
  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邪恶的正直之心。儿童的眼睛是容不下一粒沙子的,儿童的嘴巴是很难说一句假话的。童话《皇帝的新衣》中,不正是一个小孩首先说出皇帝什么也没穿吗?面对“四人帮”的谣言,张志新同志坚持真理,敢于直言。有人说她“傻”,我却认为她拥有童心!
  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事业的创造之心。儿童对一切都感到新奇,什么都想试试。科学家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永远对这个世界保持着孩童般好奇、探寻的眼光,而不断开拓、进取。这也是一种童心。
  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之心。儿童对生活总是充满憧憬、幻想、拥有童心的人总是对生活保持着激情与乐观。有的人年纪轻轻,便对生活缺乏信心,而有的人虽已退休,却仍创造着生活的乐趣,正所谓“越活越年轻”。
  其次看他的爱心。李镇西的成名代表作是《爱心与教育》。他告诉我,经常有人问他:“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他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在李镇西的教育辞典里,童心与爱心是相辅相成的。他认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他说,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老师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老师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因此,李镇西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
  4月4日,我在博客上读到李镇西的一篇文章《歌声超越30年》,讲的是今年清明节期间,他与乐山一中初84届1班聚会的故事。我是含着泪水读完的,参加聚会的每一个人,李镇西都能够亲切地叫出他们的名字,讲出他们当年的故事,其中许多名字,在《爱心与教育》中曾经读到过。30年前的“未来班”,是李镇西教育生涯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真是爱心,才铸就了这部名作。
  再看他的用心。李镇西的用心,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30年前孩子们的声音,他能够完整地保留着;谷建芬老师30年前的来信,他能够完整地收藏着。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写日记,记录着班上和学校发生的一切,李镇西写过很多书,如《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做最好的老师》等,其中大部分是在教育手记与工作日记的基础上整理出来的。
  我个人认为,李镇西的意义,在于他用童心、爱心、用心这“三心”,创造了教育的奇迹,也书写了自己生命的传奇。
  李镇西的意义,在于他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他的教室,与我们何其相似?他的学生,与我们的多么相同?为什么他能够做到,我们做不到?
  对于我自己来说,李镇西的意义,在于验证了韩愈的那句名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虽然他曾经做过我的学生,但是我一直把他作为自己的老师和弟兄。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应该是我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
  (作者系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教师的幸福在学生

 

□ 朱小蔓
  怎样的教师才算教育家?作出怎样的探索、经受怎样的磨砺,具有哪些不可缺少的品质方为教育家?这是我自己一直在思考,在观察,并不断自我求问的。借助这次较系统学习研究李镇西老师,我谈谈感想。
  李镇西的教师角色是多重的:学科教师、班主任、学校校长。但他一直喜欢做班主任,从1982年大学毕业做班主任,到2008年又一次当班主任。他把班主任工作当作练就教育“基本功”,实现教育理想,不敢、也不愿轻易放弃的阵地。正是坚持做班主任,使李镇西了解孩子的需要和状况,并以此为起点,向深入理解教育的真谛、探寻教育的奥秘进发,创造了中小学校班主任工作的丰富而典型的案例。他也正是从贴近教育的真实处敏锐发现现行教育的种种弊端及变革需求,批判不良教育,坚守自己的教育立场,从而做到身在小教室、心忧大教育,成为一位被称为“教育家”的教师。
  李镇西成长的奥秘是什么?针对时下的学校教育状况,我仅从两个角度谈点认识:
  首先,了解孩子,陪伴孩子成长,这是不变的教育永恒之道。但这样一个朴素的教育真理,常常被我们忘却、丢弃。李镇西则坚持与孩子在一起,他把学会与孩子打交道看作教师的天职。他表示自己要永远守住一颗朴素的教育心,这最让我心动,这也是他几十年教育生命蓬勃、一直活跃成长的重要源泉和奥秘。
  从教育的本源、教育活动原初的形态来分析,教育是因人的需要产生的,是为学习者成为人格健全的人而创造、设立的。因此,学生的需要,他们的“成人”、精神成长的需要应是教师工作的第一位优先事项。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师,需要什么样的班主任?孩子需要爱的呵护,才有安全、惬意感,这是他们作为自然生命成长的第一需要。孩子需要公平对待,需要被承认、被认可,无论来自教师的,还是同伴的,无论来自个人还是组织和群体的,才会有尊严、有舒展和自信,这是他们作为社会伦理人、法理人的需要。孩子需要自由创造的空间、合作学习的空间,才有善意的、愉快的竞争与进取;孩子需要知识和道德学习的引领,需要无限丰富的精神养料,才能成长成才成人,这是他们精神生命的需要。
  班主任岗位较有可能和条件满足上述条件,同时也极有可能破坏这些条件,从而对学生成长构成障碍、威胁和危机。我个人觉得,今天的中国教育特别需要认识和维护孩子第一、学生第一的基本教育立场。可贵的是,李镇西全方位满足学生需要,不仅用心思努力去做了,而且30年都坚持在做。
  其次,在现实中创造可能,致力于培养走向未来的人,这是教育家永恒的使命和行走之道。教育永远是追求理想的事业,教育永远是为未来培养人,教育永远是在不满现实、改造现实中前进。因此,一个有作为的教师永远是在突破困境、超越现实,它既包括指向外部世界,也包括指向自己。
  班主任工作是由教师直接管理的、微型的教育机构,教育大系统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需要直接面对。班主任的教育理想有希望在一个小环境中部分实现。李镇西带出的几个“未来班”就是他的心血创造。在班级的集体主义教育方面,在学生同辈的平行影响方面,在对学生自我教育潜能的重视和培养方面,李镇西不仅继承优秀教育传统,也大量学习借鉴苏霍姆林斯基及其他国外教育家民主、尊重、人道主义的教育思想,比较早地在班级推行教育的人文化、民主化管理。他组织公平的学习竞赛,创造大量机会,创设平等的人际关系,建立多元交流的友谊班级,他尝试用“法治”代替“人治”,让每一个人成为立法者等。
  正是在这样的创造性实践中,他已不再是传统德育思维下的模范班主任形象,他对带有浪漫玫瑰色彩的理想化德育,对说教式的、权威式的德育主动反思与摈弃,用更加贴近生活的、更具法治精神的内容、方法、制度使学校德育、班级德育、师生关系都有了更多新的现代形态。他用心建设的班集体生活走向具有公共生活要素的学校生活,走向帮助学生学会过共同生活的学校。集体生活、公共生活、共同生活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生活方式。学校中的班级生活是学生在家庭私人生活之外最密集、最重要的生活时间和居所。陶行知当年早说过,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当代青少年的社会生活环境是纷繁复杂的,但学生在班级里过什么样的生活,其中,集体教育的影响、公共生活的元素、共同生活中的价值观对中学生的型塑作用依然不能小视。
  李镇西是中小学较早探索班级文化建设的带头人之一。仔细研究他倾情和倾注理想的班级文化中,明显包含上述三种不尽相同的文化要素,明显地体现他对培养未来的人的理想,即热爱自己的祖国,能够参与建设未来法治国家与社会,有公共精神、能过公共生活,同时开放、包容、尊重,学会过共同生活、有个人美德和负责任的公民。他从班主任工作锻炼形成的平等、尊重的教育意识和民主精神支持他进一步关注教育公正、关怀平民子弟的受教育机会,从而有了他主动请求创办成都武侯实验中学,办平民教育的决心以及热忱向总理建言的勇气。他提出“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校训,他修订的教师誓词,他给全校老师那封“敢问路在何方”的公开信无不充分表达了他追随陶行知办“真教育”的信念,无不洋溢着他带领老师和学生推行新教育实验、走幸福教育之路的激情,无不充满着誓为未来培养健全人格、合格公民的现代教育家气概。
  李镇西特别崇拜乌克兰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我俩有幸一起出席苏氏90年诞辰纪念,一起考察帕夫雷什中学。他特别欣赏苏氏的一段话:“如果主要教育者只是教育别人怎样教育而不直接接触孩子,他就不再是一个教育者了。”所以,他总是提醒自己不要疏远教学而“行政化”起来。他提醒自己不能只想那些诸如“发展模式”、“社会品牌”、“打造名校”等大念头,而忽略了每天在校园里所见到的一个个具体的孩子。他的教育家成长之路完完全全根基于、得益于他的班主任工作,得益于永远和孩子在一起。
  30年,李镇西怀抱理想和激情在他可以有所作为的小环境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通向更好的教育的可能,归结起来,教育者的民主精神、人道主义情怀,直接接触学生与教师,一步一个脚印,扎实行走,不辱使命。它雄辩地证明,教师的道德成长、专业成长只能在职场,教师的幸福源泉在学生。这是总结李镇西老师成长经验再一次给我们的重要启发。
  (作者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

上一篇:唯有阅读才能培养教育家气质
下一篇: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是农村教师